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威胁、暴力、自杀……
校园本是纯真美好的所在地,但最近一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另一面。
图片来源:网络
由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上周火了。
影片直接地展示了校园霸凌的过程,并用尽可能诚恳的故事和写实的影像给我们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
从电影院出来,如鲠在喉,观众无一例外都哭了。
校园霸凌,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当你在阅读文章时,可能此刻正有一个孩子在暴力中哭泣。
什么是校园霸凌?
有些霸凌者的家长往往会以孩子间“开玩笑的”、“恶作剧”为自己的孩子开脱,但其实这样真的错了。
所谓校园霸凌,是指在力量失衡的情况下,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攻击、语言攻击、间接的“软暴力”行为,如排挤、污蔑、造谣等。
图片来源:网络
挪威学者Dan Olweus博士认为霸凌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具体表现如下:
重复多次,定期发作;
不情不愿,有伤害性的意图,由一方强加给另外一方;
发生在权力或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受害者往往无力招架(比如大的欺负小的,一群人欺负一个人,以及具有社会资本的孩子针对弱势群体)。
现在还包含,通过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对受害人进行侮辱、威胁、孤立或散布谣言等。
校园霸凌会产生什么影响?
很多人会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然而,一旦童年被霸凌的阴霾笼罩,可能需要用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去洗刷。
校园霸凌,无论对受害者、霸凌者或旁观者来说,都有着不可预估的影响。
受害者
遭受过校园霸凌的孩子往往身体免疫力更弱,更容易出现头痛、胃痛等肉眼可见的身体伤害。
此外,霸凌经历会带来难以预估的心理损害,甚至是伴随终身的心理创伤↓↓↓
霸凌者
往往更具有侵犯性和攻击性,更倾向于激化矛盾。那些有高频率霸凌行为的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对于那些既是霸凌者又是受害者的人来说,具有更高的风险患抑郁症或自杀倾向。
图片来源:网络
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