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专家论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展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思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IwNDY3NA==&mid=503726262&idx=1&sn=445b9593390e56f991b7dfc97e9f |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自2017年起,《上海护理》杂志精心策划了“专家论坛”系列专题。2019年,《上海护理》杂志将继续推出“专家论坛”专题,欢迎广大护理工作者阅读与关注!


《上海护理》2019年第10期推出的“专家论坛”,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原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院长章雅青《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展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思考》为题,阐述了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在护理教学中开展的具体做法及思考等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上海护理》“专家论坛”的精彩看点摘录吧!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展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教学;护理;高等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环境的不断完善,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这也要求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就需具备高素质护理服务的能力。自2011年护理专业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各大高校的护理专业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由于临床实践资源的有限性,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们伦理意识的提升,也使学生直接在患者身体上进行临床实践学习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近年来,护理教育者结合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情况,在护生进入临床实践前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实施临床情景模拟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而在已有护理研究中, 大多数研究者采用学生扮演 SP进行辅助教学、考核,但相关教学方法发展并不成熟和普遍。因此本文针对以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的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探讨,从概念特点、具体实施等方面归纳总结,旨在为更好地培养我国护理人才提供科学借鉴。

1. 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1.1 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模拟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任务,将其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临床情景模拟是将临床案例应用于情景模拟中。临床情景模拟训练可以提升护生的专业技能及心理应对能力,避免其在真正进入临床环境时出现惊慌失措、无从下手等表现。标准化病人是指对患者或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进行系统化培训后,由他们充当患者、评估者和教师3种角色,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评估以及职业态度培养,主要包括专业标准化病人、教师标准化病人和学生标准化病人3种形式……
1.2 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点 一般来说,与其他SP相比,SSP存在以下优势:①经费支出较少;②模拟病种相对较多;③SSP容易管理和培训;④可缩短培训时间;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临床技能;⑥可实施性较高,容易被推广应用等。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为医学生搭建了从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在护理教学中开展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2.1 实施前提:更新教学理念 2018年6月, 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中国金课”的主题,强调大学生课程需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重视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加快推进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成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推进金课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
2.2 准备工作:完善教学条件
2.2.1 模拟环境的充分准备 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对模拟场地的要求较高,情景渲染不足会影响模拟教学的效果。为了增强情景模拟的真实性,培训教师需要为模拟疾病准备一些相关道具……
2.2.2 SSP的规范培训 在临床情景模拟中,护生对于疾病的判断与SSP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密切相关。所以,SSP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患者”的体征,尤其是可展现的阳性体征需要SSP在接受体格检查时通过语言、表情和躯体反应呈现出来……
2.2.3 教师的准备 教师作为SSP临床情景模拟案例的准备者,同时也是教学实施及反思的引导者。模拟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掌控程度。进行临床情景模拟前,教师需进行案例编制……
2.3 具体实施:规范情景模拟流程
2.3.1 课前讲解 模拟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案例发生的背景。讲解内容主要包括: 患者发生症状的时间、地点、入院时间及入院方式等基本信息。此外,教师应告知护生整个教学流程以及每个临床情境的教学目标、时间和角色分配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其职责。课前讲解时间一般为10 min。
2.3.2 情景模拟 模拟教学实施之初,已培训的学生(SSP)作为“患者”,其他学生分别承担家属、护士、护士长、医生等角色,可在教师指导下合理调整角色。学生需结合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发现“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初步拟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2.3.3 课后反馈 在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师记录对情景模拟时的具体环节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通过教师、学生以及SSP不同角度对临床情景模拟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度,还能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2.4 实施后评价:构建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标准 现阶段护理教育中,由于SSP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未建立系统化的评价标准,但大多护理教育者会通过不同角色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3. 小结

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护理实践教学所面临的法律和伦理等方面难题的有效措施,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护理教学的需求。它可以通过对众多真实的临床情境进行分析及总结,实现对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进行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能参与其中,进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同时,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符合国家建设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要求。另外,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环境,降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紧张感,使其提前适应快节奏的实习生活,为日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相信随着护理教学与研究的日益发展,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也会日益成熟。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上海护理》杂志2019年第10期专家论坛。


作者简介

章雅青(1963—)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护理教育与管理。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上海护理》“专家论坛”的护理学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专家论坛”,即可阅读相关护理学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来源:《上海护理》2019年第10期

审阅:庹焱

文字编辑:裴艳

版式编辑:张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