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工程基于Revit构件模型整体集成的设计研究

广西常源桂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劳正绍,王作飞,裴雄

【摘要】为解决在土石坝BIM模型设计时构件参数缺失,各构件位置调整复杂,提升利用Revit创建模型时的模型信息与设计效率,以土石坝相关设计规范为依据,利用Revit API对Revit二次开发,快速创建项目的各种高程信息,融合多种水工构件的相关属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石坝工程BIM模型设计方法与程序。以王岗山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模型快速创建,所生成的水工模型具有完整基本信息、设计参数、设计性能指标、工程量参数,基于模型生成相关里程桩号的断面图等设计成果,为土石坝工程BIM模型的快速创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石坝BIM;集成设计;Revit API;模型参数


1. 引言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得到了广泛应用。众多主流BIM模型设计平台多采用不同工程构件分别创建之后,再将各工程构建拼装成整个项目模型的工作方式,造成叠加众多类型的水工三维模型构件,整体拼装成为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作,且整体模型拼装难以进行快速准确定位,需手动拼装,大大增加了手动操作的失误概率,导致坝体各种结构体难以形成整体模型,造成信息丢失、不连续现象严重的不良后果。Revit作为一款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平台,在建筑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水利工程领域,因水工建筑物形态多样,而Revit平台采用参数化族的方式来组织模型,造成水工建筑物族的可重复利用性低,导致Revit在水工建筑物设计中不能深入应用。牛立军[1]等人利用探索了利用Revit针对水利工程进行正向设计的方法,并以落地槽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史修府[2]等利用Revit创建了管涵、墩柱等水工参数化族,探索了参数化族创建水工建筑物的方

法。王延平[3]等以涵洞为例运用Revit建模和配筋,为水利工程中用Revit进行施工图设计提供借鉴。朱致远[4]等基于Revit和Revit API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对水闸挡土墙稳定分析计算和计算结果实时判别。前人的研究促进了Revit在水工建筑物模型设计中的应用,为土石坝集成设计奠定了基础。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土石坝的构成分类进行分项研究,借鉴二维设计过程中的断面设计思路,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Revit API,形成一套土石坝工程的模型快速创建方法,以期提高利用Revit创建土石坝模型的效率与模型数据完整性。 

2.  实现技术

利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C#,构件土石坝所涉及的各种水工构件对象,基于Revit的应用程序接口-Revit API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土石坝整体模型的快速创建。

2.1 Revit API功能扩展

Revit API是Revit的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了大量命名空间和丰富的函数,给Revit的二次开发功能订制提供支持,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开发Revit插件,扩展、丰富Revit的功能[5]。Revit平台本身的自有命令主要是针对房屋建筑设计,水利行业可以参考房建行业命令与对象的构建方法,实现水工建筑物的模型构件创建。

2.2 水工构件对象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土石坝也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重点研究了均质土坝、分区土坝、心墙堆石坝、面板堆石坝四种应用广泛的土石坝的典型断面设计方法,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构建了可用于数据互相通信的程序对象。如:心墙堆石坝构建了主堆石区、下游堆石区、坝基、排水区、过渡区、垫层区、面板、趾板、建基面、防渗板等数十个程序对象。

3.  实现方法

集成设计的实现思路是:针对特定的坝型,依据大坝平面轮廓信息、断面信息、地形信息,融合断面中各种构建信息,沿大坝不同里程桩号快速生成相应断面轮廓,通过选取模型中的坝线路径快速创建模型,同时创建各种水工构件的属性信息。

3.1 实现步骤

本文的集成设计方法用于解决土石坝BIM模型的快速创建,总共分为8个步骤。

步骤1:获取选定的土石坝坝型,根据所述土石坝坝型设置属性项,并基于所述属性项构建对应所述土石坝坝型的构件模型属性集;

步骤2:获取大坝控制高程信息,设置大坝轴线,并设置大坝轴线的起点、拐点和终点的里程桩号,其中,所述大坝控制高程信息包括坝顶高程和水位信息;

步骤3:基于所设置的大坝轴线,以及选定的土石坝坝型,进行参数化设计,在所述大坝轴线的起点、拐点和终点的位置,分别创建坝体结构断面,形成断面轮廓集成族;

步骤4:根据所述断面轮廓集成族和各所述构件模型属性集,通过放样或放样融合的方式,将各相邻坝体结构断面对应的断面分区连接、填充,形成各构件三维模型,进而集成所述土石坝模型;

步骤5:构造坝址区域三维地质模型;

步骤6:获取坝顶高程和开挖扩展距离、放坡坡度信息,结合所集成的土石坝模型和所构造的坝址区域三维地质模型,生成开挖之后的三维地质模型;

步骤7:合成所述土石坝模型和所述开挖之后的三维场地模型,构成土石坝工程整体模型;

步骤8:输出所述土石坝工程整体模型、所述土石坝模型、各构件三维模型以及土方开挖量。

3.2 程序设计

土石坝中的均质土坝、分区土坝其结构相对简单,通过整体断面集成来实现模型构件的创建。其构件对象由上游坝坡、防渗体、排水结构、下游结构、坝顶结构、坝体结构等构件对象构成。程序界面设计如图1所示。

1

图1 分区土石坝


心墙堆石坝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相对复杂,分为坝顶结构与坝体两部分分别集成设计。坝顶结构的构件对象由防浪墙、下游挡墙、路面构成。 心墙堆石坝的坝体结构由大坝、心墙、堆石三种数据对象描述。面板堆石坝的坝体由堆石坝体、垫层与过渡区、面板与趾板三种数据对象描述。程序界面设计如图2、图3所示。

2

图 2 坝顶结构


3

图 3 面板堆石坝坝体

 

 3.3 属性数据

土石坝水工构件众多,属性数据存在差异,通过构件属性集的形式针对每一种坝型的水工构件构造一套属性集,以SQL数据库的形式存贮于程序中,将相应的构件属性在Revit中以共享参数的形式挂接到模型中。防浪墙的属性集信息如图4所示。

4

图 4 防浪墙构件属性 

4. 王岗山大坝设计

王岗山水库工程由大坝、左岸溢洪道、输水隧洞、导流隧洞、输水管线工程、防汛道路等组成。大坝坝型为分区土石坝,坝顶轴线长397m,坝顶宽度为8m,坝顶高程97m,最大坝高39.2m。大坝依据本方法所开发的分区土坝快速创建程序,输入大坝构件的各项参数,总共创建多个里程断面,在极短的时间即可创建大坝的BIM模型。

5. 结语

提出了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土石坝模型集成设计方法,利用Revit API开发了三种土石坝坝型的快速创建程序,创建模型的同时为模型构件赋予相应的属性集,提高了模型的创建效率,使模型本身的属性信息数据结构化。

 

[1] 牛立军,梁燕迪,王程.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水利工程BIM正向设计研究[ J].人民黄河,2022,44(3):155-159.

[2] 史修府,杨猛,杰德尔别克·马迪尼叶提,等. 基于Revit软件的水利水电工程参数化建族[J]. 水利水电快报,2021,42(3): 85-88.

[3] 王延平 Revit在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J].中国水运,2019,19(7)

[4] 朱致远,牛志伟,张宇,等.Revit二次开发在水闸工程挡土墙设计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21,52(2): 117-121.

[5] Autodesk Asia Pte Ltd.AUTODESK REVIT二次开发基础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16-18.